I. 營業收入
A. 上市櫃公司必須在每月10日以前公布前月營收,是最即時且公布最頻繁的指標。
B. 看增加幅度比金額重要,要看月增率、季增率、年增率。
C. 有些產業有季節性的淡旺季,看年增率可避開季節性干擾。
II. 業外收入
A. 業外收入是本業以外的收入,如投資其他公司的獲利、賣出土地房產收入。
B. 業外收入暴增不代表公司未來轉好,可能是賣出土地、房屋、設備或金融資產等一次性收入,未來無法持續,因此需要仔細觀察為何業外收入暴增。
III. 營業毛利
A. 營業毛利 = 營業收入 - 營業成本。
B. 比較同業時可看毛利率,越高越好。
C. 毛利率 = 營業毛利 / 營業收入
IV. 營業利益
A. 營業利益 = 營業毛利-營業費用
B. 營業利益是本業真實獲利。
C. 營業費用分為管理費用、銷售費用、研發費用。
1. 管理費用包括管理人員薪資、獎金、租金、辦公用品採購折舊。
2. 銷售費用包括業務獎金、銷售費用、行銷費用。
3. 研發經費包括研發人員薪資、研發用品設備。
D. 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的認列存在模糊空間,可由會計人員主觀認定,可同時觀察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避免作帳。
E. 營業利益率 = 營業利益 / 營業收入。
F. 營業利益率相對於毛利率更能看出經營效率及獲利能力。
V. 業外損益
A. 業外損益 = 業外收入及收益 – 業外費用及損失
B. 包括賣出土地獲利、金融資產、關聯企獲利、匯兌損益。
C. 須注意一次性的業外損益,只會影響一季獲利,不會持續影響往後獲利。
D. 若業外收益是來自於投資其他公司且能夠每年帶來穩定收益,是好的,但若總是靠一次性業外收益來維持獲利,當資產賣完後,將無法再帶來收益,因此需觀察業外損益的來源。
VI. 稅前淨利
A. 稅前淨利 = 營業利益 + 業外損益
B. 稅前淨利率 = 稅前淨利 / 營業收入
C. 同時觀察稅前淨利金額及稅前淨利率是否持續上升,若同時上升表示公司越做越大且獲利能力越來越好。
VII. 每股盈餘
A. 每股盈餘 = 稅後淨利 / 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權股數。
B. 表示平均每一股賺的金額,每股盈餘不斷增加表示企業經營越來越好,也代表著未來有機會領到更多的股利。
C. 可用過去股利發放率推估股利發放金額。
D. 本益比 = 股價 / 每股盈餘,可用來推估回本時間,越低表示越快回本。